媒体中心
一站式人力资源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

大国工匠高凤林

来源:惠尔达阅读次数: 发布时间:2021-11-09 13:02

    高凤林1980年技校毕业,被分配到发动机制造车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至今,他热爱航天、勤奋实践、立足本岗、刻苦钻研,在焊接方面具有超人的独特技能,是年轻技术工人中理论与实践实现最佳结合的典范。在型号生产的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结构、新方法等大型攻关项目,特别是在新型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生产、科技攻关中,他多次想人所未想,做人所未做,以非凡的胆识,严谨的推理,娴熟的技艺攻克难关,并结合自己对焊接过程的特殊感悟,深刻理解,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动化生产、智能控制等柔式加工中,为国防和航天科技现代化,为型号的更新换代做出了杰出贡献,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。


高凤林自1983年以来,连年获得厂、院优秀团员、党员、新长征突击手、先进生产者、十佳青年等称号二十多项。1991年以精湛的技术和突出贡献被破格评聘为国家技师,1997年被评为高级技师,2000年又评为特级技师,并被授予全国十大能工巧匠称号,1999年获中国航天基金奖。

高凤林在我国运载火箭重要部件焊接工艺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。从新一代“长征五号”运载火箭发动机的焊接中,可以看出其高超的焊接技能。


   “长征五号”大运力火箭发动机每一个焊接点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,而难度最大的就是喷管的焊接。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,有数百根空心管线,管壁的厚度只有0.33毫米,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,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。这些细如发丝的焊缝加起来,长度达到了1600多米。而最“要劲儿”的是,每个焊点只有0.16毫米宽,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是0.1秒。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,一小点焊接瑕疵都可能导致一场灾难。为保证一条细窄而“漫长”的焊缝在技术指标上首尾一致,整个操作过程中高凤林必须发力精准,心平手稳,保持住焊条与母件的恰当角度,这样才能让焊液在焊缝里均匀分布,不出现气孔沙眼。在国际上,火箭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连接的最佳方案是采用胶粘技术。但这种技术会产生老化,因此高凤林选择了用焊接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。发动机头部稳定装置的焊接必须一次成功,高凤林的技艺和他研制的焊丝决定着焊接的成败。由于铜合金的熔点较低,高凤林必须将焊接停留的时间从0.1秒缩短到0.01秒,如果有一点焊漏就会造成稳定装置的失效。最终,高凤林还是成功地解决了这一焊接难题。


    从大国工匠高凤林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,一个人的成功在于有刻苦钻研、精益求精的精神,有坚忍不拔、吃苦耐劳的毅力,有不克难关不罢休的干劲。